[ 成見 ] 05 — 雜事做多了未必學得到東西

Drew
Feb 27, 2023

--

搭配服用:老王樂隊 —安九Enjoy

你磨的是功夫、是耐心,還是一肚子怨氣?

好吧,終於進來自己心中夢寐以求的科系了。你看著眼前的系館感到一絲成就感,但絲毫不知道:接下來的五年中,即將迎面而來的是各式各樣的事件,有些看似有趣背後卻是龐大的時間付出,有些看似單純實則暗潮洶湧。而當自己毫無意識的一路走完,很可能到了四年後回頭看,發現自己忙完後一身空虛。

通宵苦讀,check✅
玩社團,check✅
跑之夜,check✅

.

.

.

換來了無數的照片、限動貼文標記,也認識了許多人,儘管當下仍然覺得值得,但是否願意再回頭浪一次,心裡的答案卻未必那麼肯定。

營隊晚會的身影

本篇寫作的角度比較主觀、效率導向,如果時間佔用太多或是對生涯步調影響較大,會建議三思。但實際狀況因人而異,每個人的動機不同,如果你喜歡這個團體、喜歡參與這件事情時的歸屬感,那就好好享受吧!不用因此過度緊張。

大學的活動,大概會遇到這些事情

建築營的活動時間

在一個設計系學生的大學生活中,參與的活動、事情各式各樣,很難一概而論。但如果以責任歸屬或性質來區分,其實大抵可以區分為以下三種:

類型1|小組作業的組長(或固定角色)

設計課後的小組討論

優點:工作內容固定,通常只要完成主要任務內容後後剩下的即便不做,也不影響。
缺點:稍微壓縮到時間,同時也可能要想辦法推動雷組員,甚至自己cover。
延伸:約老師與溝通,同時以需要處理借教室、場地規劃與相關安排,不會占用太多時間的雜務。建議體驗過一次知道系上流程與資源,之後各式活動需要都可以信手拈來,非常有效。

類型2|活動規劃與布置(通常是組長)

優點:如果是系上或校內活動,隨著活動完成,履歷上也多了一個項目。
缺點:前期籌備期程較長,不同時間有不同的工作與工作量,較容易發生突然忙不過來的狀態。而不可預期的因素很多,比如組員溝通、場地借用,甚至設備、校內制度改變,都會帶來許多時間上的影響。
延伸:有機會了解到如何規劃活動、尋找廠商,而如果走比較有技術的工作(如:攝影、拍片)也可以替個人第二能力增加背書與經驗。

類型3|重要職位(比如:系學會會長)

系學會長有較多機會參與到校方活動

優點:拓展個人視野,可以用更高的層面看到系上或校內事務如何被討論、成形,最後推出。了解後能夠跳脫抱怨,直接找到對的人、對的地方去打通關節,推動事務。
缺點:行政上佔用的時間較多,隨著各種會議、討論時間增加,而且處理的議題層面更深更廣,需要個人以更多的時間去理解並決策、成長。
延伸:逐漸理解社會層面隱形的利害關係人網絡,以及彼此之間不說但真正在意的事情是什麼。也許會無力,但也許會找到新的契機。

看完三種類型的任務後,接下來,我們來思考一下這個情境。

參加活動就像夾秤重自助餐,在夾之前先看看自己帶了多少錢

Photo by Ulysse Pointcheval on Unsplash

今天中午很餓,你走進離位置最近的一家自助餐。
「蔬菜最近少吃,要多吃點。」動念之間,你已經夾進三道青菜。
「蛋白質攝取也要均衡...不然夾個滷蛋和豆干好了。」看著眼前的小菜,你真的覺得自己需要這些東西。
「主菜啊...鮭魚好像不錯,魚肉最棒了。」站在櫃台前,你夾進最後一道主菜。
「先生這邊總共是160元喔。」直到最後一刻,你才想起身上只帶了100塊。

身為人總有種貪婪的習慣,看到想要的總是希望能夠多多益善。學期初的時候聽說哪堂課程CP值高又學得到東西,於是就先搶課再說;下課後朋友約跑活動、跑社團,說大學生錯過可惜還有機會認識外系對象,三二下就答應下來。而最後,一個不小心還被朋友慫恿,當了個什麼幹部。

夾菜夾多了,大不了放回去,該吃的還是吃得到;但自己的時間塞太多想做的事,一方面不僅分飾多角容易疲憊,再來也容易忙完後,許多東西只是交差了事,反而少了享受學習的餘裕。糟一點的,因為個人疏失雷到別人留下壞名聲,反而得不償失。

Photo by Anthony Tran on Unsplash

每個「好啊」說出口之前,可以多繞過幾層思緒幫自己過濾掉FOMO(Fear of Missing Out)情緒,衡量自己究竟該不該參加。

  1. 問清楚事物內容 :這件事情後續會需要投入什麼時間、在什麼樣的事情上?是常態性還是短期高密度?
  2. 反問自己怎麼會感到有興趣,釐清自身動機
  3. 現有以及未來的時間(精力)規劃(必須保有彈性緩衝時間)

當幹部就像翻書考,前提是要知道有書可看

Photo by Akson on Unsplash

各種活動中經常遇到的,就是角色分工。總是有人要擔當起組長、幹部角色,身為一個管理者,小至分組組長、活動負責人,大到各種學會會長、學生會會長等等。處在一個長的位階上,總是會多了許多事。

彼得.杜拉克也曾在有效的管理者裡面說過,身為一個管理者,時間總是會被大部分的討論與雜事佔據,也因此,管理者本身必須盡可能高效率,以避免被這些事情耽擱而沒辦法集中心力,處理最需要澄澈思緒以及觀察去做判斷的事情。

很多時候也許這就是長身為長的意義:以自己的高效率擔起比別人更多的事情。以前的我是這麼理解的,並且認為在這之中,可以學到許多事情。但直到自己跑過營隊當過副召,接過系學會當過會長之後,才意識到許多事情雖然可以成長,但多半是在過程中的高壓與心態調整,如果沒有正確的動機,對自己來說只是個壓力鍋測試,看看能夠不厭其煩地做到什麼程度。

換句話說,純粹磨耐心,磨到的不是真功夫,而是一肚子怨氣。

因此最重要的還是從決定與思維著手學習,學習遇事不亂的方法與管道。當時的自己蠻喜歡一個臉書粉絲專頁「讓狂人飛」,不僅講解了各種社團活動的籌辦秘訣,也大方地分享了社團行銷經營的秘訣,讓自己至少不會是一張白紙。另外自己也在讀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學中,了解到組織運作的道理與個人格局上的累積。手法與精神的雙管齊下,相信可以幫助曾經也是白紙的大家更快累積起自己的幹部經驗。

讓狂人飛臉書

彼得杜拉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與其精打細算,不如選擇留白

設計基地旁讓人暫時忘記煩惱的晚霞

精力有限,慾望無窮。從高中到大學,我們習慣了依照課表切割出來的時間,至於下課後的時間、周末的時間,那些沒有白紙黑字填在格子裡的,我們很容易錯估,以為自己所擁有的還有那麼多,於是將學期的行程表安排的非常充實,以為這就是所謂的活出最精采的人生。

幾次活動與籌備後,才發現:如果以為自己能夠掌控時間,將行程表安排成全滿,那麼那些臨時跑出來的細節,往往就會造成自己時間不敷使用。

比如與未接觸過的廠商來回討論活動細節、場地後續歸還與收拾,甚至是臨時組員有狀況必須幫忙支援等等,這些永遠無法預估的細節、溝通與突發狀況的時間成本,都會占用掉自己所剩無幾的時間。

因此,與其將時間當作金錢一樣,力求花的都值得,不如回過頭先思考: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並且為它留下足夠的緩衝時間,才能讓自己一方面不至於都在趕場而力不從心,一方面也能好好享受與為自己與重要的人留下的相處時間。

推薦讀物: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

敲破個人能力天花板的不是磚,而是小石頭

Photo by Kira auf der Heide on Unsplash

當自己學會對某些事情說不、懂得割捨後,就能夠在探索自己興趣與參加活動時,心無旁鶩地一面大量參考吸收前人的經驗,一面享受自己實際參與過程的快樂,並且不必為過多的事務而分神。

其實一件事情是正事或雜事,取決於是否清楚內心的動機與最重要的收穫,以及是否用自己的時間安排,為它留下重要的位置。

各種活動與擔任幹部都是一次新鮮的體驗,這種初次體驗帶來的能力、經驗加值,是大學階段最珍貴的經驗。因為相關領域的第一次,往往可以成功談到第二次、第三次。反思後清楚自己的目標或方向,就可以在一次次的嘗試中,累積到屬於自己獨特的能力與肯定。

雜事與正事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學會反思與判斷、累積觀察,就能夠從大家認知的「雜事」中,走出自己獨一無二的路。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拍拍手給我一些回應!
◆5下:喜歡這篇文章
◆10下:想再知道更多這系列主題的內容
◆15下:想看看其他主題

下一篇文章,我們要來聊聊:
06 你該學會自己長大

上一篇文章:
04 那些徬徨與離去的身影

--

--

Drew

1/3的設計師、1/3研究員,還有1/3的斜槓靈魂,走入社會開始觀察各種有趣的人生百態。成大建築系畢業,在課業之餘,透過文字影像紀錄所看到的觀察與心得。/聯絡方式/wz99183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