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見 ]06 — 建築界的教育觀:你該學會自己長大

Drew
Apr 5, 2023

--

搭配服用:拍謝少年 — 暗流 Undercurrent

「我覺得老師雖然沒特別說,但他認為我們該自己學會長大。」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是在大三設計課後,教室內同一隔間的朋友B說的。他們組一周上二次設計課,每次都被期待要有完整的一套圖模。這樣高產量的要求,對一般學生而言不只是壓力,也是要犧牲許多睡眠時間和生活,才能換來每次上課可討論的東西。

「那老師上課有特別講什麼嗎?」另一位朋友湊過來問,「就他覺得我的造型可以再大膽一點、某些機能安排要再更收斂合理。我有一種感覺,他很希望我們可以超速成長,但我覺得自己的成長跟不太上他的期望。」B充滿睡意的臉上充滿淡淡悵然。

「自我成長」過程中的疑惑

Little Prince at Nightfall

「自學」一直是設計教育中的核心,一方面是科系性質不同,其他科系的講授式教學不太適用,一方面也是成果導向的教育更看重你能不能做的出來,「你該學會自己長大」,但到底什麼是成長?

是做得快又多就算成長?還是要一次就給出完美空間方案?抑或是每次都R掉自己上個方案,追求極致到評圖前最後一刻?我想老師們各有各的解答,但對於學生而言仍然是在不斷的探路中,透過同儕彼此比較出來的。

而有時候讓學生挫折的,正是因為在與同儕比較當中,感受不到自己細微的成長,反而是挫折感重重。(延伸閱讀:〈 02 — 資質與努力的辯證〉

往哪邊長比較好?萬一長偏了會怎麼樣?這些疑惑其實埋藏在學生心中,在整個設計的過程反覆出現。而一句「你該學會自己長大」作為解答,似乎又將球拋回到學生手上。

用「學游泳」來看成長過程,以及四種類型的老師

Photo by Serena Repice Lentini on Unsplash

思考的養成不可見,但其實思維的訓練也跟入門一種運動一樣,透過反覆操作與學習可以養成。今天我們不會期待一位不會游泳的孩子,透過網路影片或教學書籍,就突然自己學習變成游泳選手,但在設計領域卻反而是如此。

打開Pinterest或ArchDaily,或是翻閱大師作品集,就像是在看各種游泳姿勢:蛙式、蝶式、仰式…五花八門。天分高或幸運的學生可能挑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向而迅速上手,普通人可能光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就花盡了一次評圖的時間,而下一次換組換老師,可能原本蛙式剛有個底,就換成了另一位擅長蝶式的老師,不斷給予你蝶式上的建議……

個人認為鼓勵自學,不應該等於撇清責任的放任學習。即便不是技能養成,也應該帶到議題思考的操作與熟悉。

有些老師也許會在意自己過度干涉學生創作而略有保留,但也遇過有些老師對於學生發展脈絡不清,每周上課都有種時空旅人的感覺,除了忘記上週給的建議,有時這周還會給出完全相反的方向。依照個人過去上課經驗,大致可以分四種類型:

第一種|點到為止型
只給予每週結果個別性建議,比如調空間機能或是局部造型、空間處理。偶爾會給予案例當作參考,但大多時候幫助不大。(常見於畢業設計或外評)

優點:自由度大、不太會干涉學生。
缺點:意見零散需學生有強力主軸與定見,才比較能掌握設計方向。有時老師會忘記前面給的建議,需要提醒!

第二種|循循善誘型
站在學生給出的設計動作給予討論,理解脈絡後提出更好的解法,學生能夠從老師的操作中學習到較佳解,並且理解設計發想的出發點與對應的脈絡。

優點:學生在來回討論過程中可以理解到系統性的價值觀與思考。
缺點:學生與老師的設計判斷脈絡與價值觀是否契合,會很大程度的影響產出與學習成效。

第三種|深度剖析型
點出學生作品動作背後的思維或價值判斷,並且能夠給予系統性的觀點建議以及思考方式。

優點:給予學生可供嘗試的「思考框架」與「判斷依據」後,可加速學習成長曲線。
缺點:無,但能夠遇到如此良師真的得燒香拜拜。

第四種|追求完美型
每次上課總會不斷挑戰學生既有成果,方案每周推進到了評圖前又大翻案,雖然過程看似豐富但實則勞師動眾,無法細化發展設計方案。

優點:提早適應大部分的事務所工作型態(基本上就類似改圖了)。
缺點:容易造成學生過勞,而且非常不容易累積出完整而詳細的設計成果。評圖場上也經常屬於弱勢的一方。

大五畢業設計工作坊

初步區分的四種類型老師,除了要有自己的理解與認知,下一步也需要知道自己該怎麼應對。

遇到點到為止型老師:確定自己的大方向,並持續前進與同儕討論,要求自己跟上整體步調避免因單一老師落隊太多。

遇到循循善誘型老師:記錄回饋與判斷基準,若是與自己調性不同的老師,及早與老師討論自身擅長面向。但如果是天份充足,也可以在嘗試中當成補短版用。

遇到深度剖析型老師:當老師給予思考框架後可記錄關鍵並帶入自己的設計意圖發展,並且順著架構蒐集相關資料,長起骨肉。

遇到追求完美型老師:討論開始時先回顧上週結論與本週調整,建議規劃自我進度表並提早告知老師個人安排的製作、繪圖時間,維持固定產量,避免大改。

屬於學生的困境:沒有最好,那我該怎麼做決定?

Photo by ThisisEngineering RAEng on Unsplash

「老師應該幫學生到哪一步?」設計教育中最兩難的莫過於此,因為邊界永遠模糊不清。當學生對於好設計的敏感度尚未成形,老師幫忙提案重新建議量體與規劃方向,最後學生照著做長出了一個不錯的方案,究竟是學生的作品還是老師的作品?

對於學生來說會對老師有期待,但相對的,老師可能也很怕養成學生對自己的依賴。在大五畢業設計時就曾聽過一位老師,整年只上6次設計課,過程中也不斷反覆強調「這是你的決定」,就是希望學生要自己做出思辨判斷,而不是一味依照老師建議調整。

其實學生最害怕的,就是評圖場上的負面批評。為了避免被質疑且持續學習,於是大多選擇聽取建議並持續修改。但評圖的本質就是將自己的作品丟出來,由各式各樣的人給予不同評價,因此必須理解:即便老師再厲害、同學產出量多又精緻,但總沒有面面俱到的設計。

若能有此理解,撇開階段評圖成果而專注於自身設計過程,會發現常遇到的困境大致有以下幾種:

  1. 太多決定與因素無法下決策:先將自己的卡關處條列下來,判斷哪一二個決定必須先做,其他的忽略也沒關係。如果自己比較優柔寡斷,建議找一位心直口快的同學幫自己快刀斬亂麻,往下一步走後會更明確知道現在的方案適合或不適合。
  2. 輸入資訊不足供判斷:畢業設計有時做到一個階段會陷入瓶頸期,也不知道下一步應該怎麼走比較好。這時候可能是潛意識告訴自己輸入不足,可以翻找與自己研究相關的論文、學術著作,或是畢業設計網站,試著整理出與自己題目有關的論述架構、可參考處,過程中又會產生設計的下一步想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僅節省探路時間也可以有所奠基、長出自己獨特的作品深度。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TEAM20全球建築與規劃畢業設計資料庫

3. 完美主義無法定案:設計者最大的心魔,大概就是這個「感覺還沒那麼好」了!於是反覆掙扎過程中消耗掉大量時間精神,最後反而更沒有力氣進行深化與收尾。此時不如就一路發展下去吧!在評圖場上即便方向稍微走偏,但90分完成度的作品仍然可以帶起許多討論;而如果是看似方向有趣完成度卻僅停留於59分的作品,就很難帶起進一步地討論了。

當設計有真實基地與背景條件,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就會開始有人文社會科學面的議題開始被討論。如果今天是紙上建築,單純依照造型、感性的聯想發展,希望呈現的是「故事」還無妨;但若不是而且自身的空間手法或造型又不是特別吸引人,則特別容易落入被批評「無病呻吟」的結局。

若是議題層面或論述的深入程度,立論充實度不知該如何改善,建議可參考下面這本《BCG問題解決力:一生受用的策略顧問思考法》。書中第一到四章用淺白的文字解釋了如何問對問題、如何梳理思維以及找到問題本質的步驟。以畢業設計來看,其實迅速發展出相對的思考框架後去做調查研究,不僅可以更快釐清方向,也可以讓自己的設計更站得住腳。

拿回屬於自己的主導權: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大四下時自己曾經歷過一陣強烈的迷惘,設計課前的周末花了半天坐在桌前,卻發現圖面改沒幾筆,每次要產出總會感到十分痛苦。「我應該不適合做畢業設計吧…」當時設計組的自己鼓起勇氣敲了幾位系上老師深聊,其中與吳秉聲老師的對談讓自己印象深刻。

「學校的環境是一個安全的地方,它允許你失敗與嘗試錯誤,一次評圖沒評好,也不至於失去工作或造成大影響,對吧?在這樣的環境下,其實可以讓自己試著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聽完自己的困惑與迷茫之後,老師狡黠偷笑了一下,然後正色地說出這段話。

當下的自己聽完後覺得似懂非懂,雖然迷茫的心情並未馬上就此解除,不過「自己的知識體系」這幾個字,卻一直在心頭閃耀,成為某個不外求他人、同時也具有自我肯定的價值觀。

設計的階段性終點看似是評圖,但其實背後在建立自己對於各種設計的認知與理解。綜覽各派系觀點、看過各種案例後,可以試著建立起自己對好作品、好論述的基本認知(比如切入點、論述方式、圖面表達),並且理解適合自己的是蝶式還是蛙式。

到最後即便遇到一位擅長蝶式的人批評你蛙式的錯誤,但你也可以一笑置之了,因為那並不是你的設計重點。而他的批評不過是冰山一角,再也不會讓你惶惶不安。

學會自己長大的過程不免顛簸,但重點是讓每次的經驗都能回饋到自己的知識體系。由自己的好奇與動機驅動成長,而非單純照單全收。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拍拍手給我一些回應!
◆5下:喜歡這篇文章
◆10下:想再知道更多這系列主題的內容
◆15下:想看看其他主題

下一篇文章,我們要來聊聊:
07 提早接觸與好奇心是對未來最大的投資

上一篇文章:
05 雜事做多了未必學得到東西

--

--

Drew

1/3的設計師、1/3研究員,還有1/3的斜槓靈魂,走入社會開始觀察各種有趣的人生百態。成大建築系畢業,在課業之餘,透過文字影像紀錄所看到的觀察與心得。/聯絡方式/wz99183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