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見 ]07— 提早接觸與好奇心是對未來最大的投資

Drew
Jul 23, 2023

--

搭配服用:阿跨面 — 陷眠

大二下那個暑假,發生了一件讓我一輩子難忘的事情。當時的自己因為擔任了系上營隊的副召,不得不跟原先申請的一間事務所取消實習。

那個實習機會不只是一般實習,而是難得一見的「BIM軟體暑期培訓」,6周的實習一邊接觸ArchiCAD,一邊在實務工作中派上用場,對於當時大二只會手繪而且畫得不好的自己來說,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Photo by Christian Erfurt on Unsplash

「OO事務所您好…(略)...很抱歉因為個人的事務而無法參加。」痛苦地送出訊息後,對方也告知自己名額將會由他人替補。那個當下真的氣到很想捶自己,因為參與營隊並不是自己真的想做的事情,但反而錯失珍貴的學習機會。

好不容易結束營隊後的一個午後,我一個人坐在電腦桌前感到難過。突然一個念頭跑進腦中,「如果沒有別人教,那我就自己學啊。」我對自己說,然後開始了在Youtube上的自學ArchiCAD之路。一年之後的大三暑假,我到了原先沒進去的事務所實習,作品集上驕傲地放著二個自己用ArchiCAD繪製的設計作品。

與設計好夥伴的大三設計圖面成果(感謝學長姐與學弟妹的協助,才有這麼完整的圖面與設計)
提前應用ArchiCAD於大三其他次設計,熟悉各種圖面表現法的功能

敲破能力天花板的不是磚塊,而是小石頭:勇於為第一次的學習邁出腳步。

迴紋針與換到的房子,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005年時加拿大一位凱爾先生,用一個迴紋針與一年的時間,換到了一棟房子(故事出處)。拜當年部落格興起的風潮所賜,當時新聞媒體爭相報導,人們因為迴紋針與房子的價值落差感到震驚與好奇,感受到網路前所未見的可能性。

這件事情其實放在職涯上也是成立的。大多的機會來自於你做過類似的小事情,而這個機會後續又因著某些助力,換到了挑戰下一個階級的機會,一邊成長一邊機會越滾越大。

延續開篇提到的故事,其實自己自學ArchiCAD軟體也尚未到爐火純青的職業程度。比如平立剖圖的基本設計雖然沒問題,但距離事務所最終印製的設計圖面,還是有一段落差,但憑藉著這個摸索的經驗與練習,仍然讓我換到了當初沒有機會進去的實習機會。

另外曾有過類似的經驗,是高中升大學時自學攝影與影片剪輯。當時攝影只是為了做建築系申請用作品集,影片剪輯則是覺得好玩。這二個技能雖然沒有到特別厲害,但在大二寒假反而長成了一個契機,讓我和另一位朋友有機會擔任攝影志工剪輯紀錄片,得到偏鄉駐點與體驗的有趣機會。

切合領域與方向自學,所帶來的長尾效應

Photo by Unseen Studio on Unsplash

多元探索不同領域可以增加自身的視野廣度,並增加各種有趣體驗的機會;而如果自身的方向明確,針對特定領域深化接觸與探索,帶來的就會是在該領域的長尾效應。

看起來似乎故事在成功申請到事務所後,已經有了一個Happy Ending。但其實自學BIM軟體這件事情帶來的好處,比我想像中還大的多。尤其在建築與營建產業更是如此。

大三雙人設計,題目的基地尺度是幾千平方公尺的複合機能建築,既有住宿也包含自訂各種公共機能。一般組別光是設計完單元平面後,各層公共空間與家具配置已經無暇顧及,我和設計夥伴是當屆唯一採用同時共同編輯模型,直接產出了幾乎所有完整配置圖面的組別。

畢業設計時,除了發展合理設計論述外,頻繁的改圖與重新建3D模是許多人經歷過的痛。而BIM除了能整合平立剖圖,讓自己畫完平面就有了3D模型,還能夠透過內建元件的細緻度,產出具有高度細節的圖面。比起其他人少了許多作業時間,更能夠有思考設計的餘裕,並且還在最後有幸拿到了校內畢業設計獎以及未來建築師畢業設計獎

畢業設計時設計課討論圖面

服役後求職,因為自己曾接觸過BIM軟體,也讓自己有機會申請上台灣建築中心的BIM工程師,從頭開始學習另一個BIM軟體-Revit,並且接觸完全陌生的機電整合領域,甚至挑戰將自身的學習經驗轉換為課程,有了一段非常精采的職涯經驗。

回頭看當初的自己:一個大二暑假的自學,沒有花錢上課但卻換到了後續五年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各種長短期工作機會。這樣的報酬率與長尾效應始料未及,感謝那時願意提早嘗試、悶著頭坐在房間苦學軟體的自己,以及過程中推自己一把的人們,沒有這些經歷就不會走到今天的這一步。

職涯就像做草模:打造人生的Prototype

Photo by Alvaro Reyes on Unsplash

在念建築系的五年中,有一件事情是自己一直感受到卻無法理解的,那就是畢業後的職涯規劃。明明設計上的創意那麼驚人、生活與興趣那麼的豐富,但在系內接觸到的職涯選項,為何卻總是事務所、考建築師路線?有一部分人是因為對建築與空間的熱愛而選擇進入,但有更多的人卻是因為已經是既得利益者,放棄的成本太高而選擇繼續待著。既不滿意薪水與工作狀態,卻也沒有能力去往外跳,嘗試各種機會。

但其實設計教育訓練的本質,本來就不是為了追求標準答案,而是為了「尋找更佳解」而存在它是持續嘗試並優化的變動過程,而不是一次到位的結果論。因此在校內的教育,我們總會先做各種草模,擺到基地模中看看量體關係並思考與基地是否呼應。那未來的工作何嘗不能這麼做?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便是實踐這個理念最棒的書籍之一。當時閱讀到當下彷彿找到一線曙光,因為不僅跟過往自己的生命歷程相呼應,也讓自己對於職涯不再感到害怕,而是渴望嘗試與得到探路的成果。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書照

接觸的成果其實有二種:一種不是為了獲得回報,而是為了快速嘗試以了解是否是自己喜歡或原先想像的狀態;一種則是為了後續的職涯成長回報,而提前預習。前者是沒有路線時的摸石子過河,以最小的成本試出前方未知領域的資訊;後者則是路線清楚後,選擇集中精力加速點擊技能樹、提升個人能力維度。

如果清楚自己的需求是要找出方向還是提早累積,那麼初始心態上就能夠更有彈性。比如清楚自己是在嘗試方向的,就能夠先規劃一段時間給自己,在這段時間內告訴自己「這段時間內我都是新手,所以做的好或不好,其實沒關係」,然後放心地讓自己嘗試探索。

而如果是期待職涯回報,則可以在學習到技能後,爭取每個大小機會,讓自己能夠有實際場地得以測試自己的成長,如果成功就代表自己已經成功提升,後續有機會在職場上值得更好的回報;即便失敗,也還有機會知道自己哪邊不足,再持續投入累積。

學會為那些重要而不急迫的事情,騰出自身優化的時間

Photo by Eric Rothermel on Unsplash

談了這麼多,感覺動力滿滿。但現實生活中大多忙碌,如果只停留在知道的滿足,豈不可惜了這些滿滿的熱情與改變的動力?最重要的往往不只是好點子,而是如何落實在生活中。

作為學生擁有寒暑假整日的大把時間,可以放心投入。但作為上班族,似乎平日上班加上偶爾加班,動力就已經被消磨殆盡,只有短暫的周末時光,似乎放鬆休息也都是奢侈。

個人的作法是確保自己想要的改變,要能夠在一周的時間表中明確列出時間。確定有預留某個時段給自己想要累積或改變的事物,並且每次只針對一個小改變(ex.學習BIM軟體),安排一小段衝刺時間(ex.2小時),時間到了就結束,並讓自己可以快樂地做自己想做的休閒。

這樣的作法不只在用自己的行動告訴自己「我已經在成為我想要的樣子了」,也透過放鬆休息形成正向的循環,讓下一次的自己更有成就感。(想系統化地養成好習慣?延伸閱讀: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Photo by Andreas Chu on Unsplash

期待每個閱讀這段話的你/妳都能在自己的職涯上,享受嘗試職涯Prototype的探索過程。也祝福能夠在嘗試之後,找到逐步改變生活、打破個人天花板的那個石頭!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拍拍手給我一些回應!
◆5下:喜歡這篇文章
◆10下:想再知道更多這系列主題的內容
◆15下:想看看其他主題

下一篇文章,我們要來聊聊:
08 寫給過去五年自己的話

上一篇文章:
06 建築界的教育觀:你該學會自己長大

--

--

Drew

1/3的設計師、1/3研究員,還有1/3的斜槓靈魂,走入社會開始觀察各種有趣的人生百態。成大建築系畢業,在課業之餘,透過文字影像紀錄所看到的觀察與心得。/聯絡方式/wz99183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