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見 ] 02 — 資質與努力的辯證:為什麼別人總是可以做的比較多?為什麼學不太到東西?

Drew
Dec 30, 2021

--

搭配服用:好樂團 GoodBand-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

深夜的建築系館

學設計的人在開始接觸設計時,最常聽到與感受到的便是「天分」;它不是不可捉摸的差距,而是每個不同的個體,從以前以來的成長背景、生活方式所累積出來的,彼此之間的相對速度。

在大二大三時,每次評圖前在工作室都蠻常聽到一個問題:「欸,你有幾張圖了?」大家互相問來問去,看看自己在整體進度中是炸裂還是安全的那端。這個過程很忐忑,一方面是關心彼此進度,但又有一種對答案的感覺,深怕發現自己寫錯(進度炸裂)心裡會很煎熬。在那一周之中,有人可以畫出10幾張正圖加分析圖以及表現法,有人只能勉強交出剛上完代針、脂粉未施的平面。一樣的時間,但永遠有不一樣的產出結果,尤其在點圖收圖當下更是明顯。

大一Studio上課討論畫面

每周的設計課討論中也可以感受到這種落差,不管是貼完圖之後的整體呈現,或是之後拿出模型與老師一一討論時都有這種時刻:

老師對A同學:「這個方案不錯,就繼續往下發展吧,看喜歡什麼再多加一點也沒關係。」(這句「往下發展」是最大的恩典,Everything is perfect!)

老師對B同學:「這邊放這個Program活得起來嗎?這邊的造型是不是可以再稍微修一下,讓它對周遭的關係更友善,要不要再想想看?」(這個半成品請拿回去,改到好再過來)

「這應該就是天分的差距吧,沒什麼好多想的。」每次下課後端起一大盤模型和草圖紙,總會有這種感受,但心裡卻總有股不甘心的感覺。設計科系沒有標準答案,優劣是透過比較出來的,而這種比較帶來的落差又偏偏是動態的,自己認真的同時別人也在認真前進,於是天分優秀的就繼續優秀,而天分不足的雖然也在往前,但這種比較帶來的「相對速度」往往會讓後者產生絕望感。

淺層|做事習慣與效率

一樣是一周的時間做設計,我看過幾種非常有趣而不同的例子。有的人在週末就會開始製作,星期一晚上則迅速收尾完畢;有的人則是集中在星期一整天到星期二凌晨製作;有的人則是星期二早上才開始做。有趣的是:早點開始做的人未必比較早完成或是成果就會特別出色,有時候集中時段開始做的人反而還比較好。這其實關乎個人的做事習慣和節奏,沒有哪種就是絕對的正解,哪種就很糟糕。一樣的時間,有天份的人來做總是可以做的又好又多,重點是找出自己最喜歡而且最有效的步調。

黃昏時的系館陽台
黃昏時的系館陽台

而除了步調,效率高低關鍵往往出在做設計決策的速度和好壞,關乎個人的蒐集資料、分析與產出圖面的效果與能力,這部分是個人內在的思維習慣與判斷,難以清楚表現,但卻是最關鍵也最不可捉摸的部分。這點在後面的突破點:有意識的培養思維模式中會再細談。

「但難道比較駑鈍的人就沒有辦法改善嗎?」有的,從檢視自己的工作空間和習慣開始。即便天資不聰穎,俐落的做事習慣仍然能讓自己以最大值去發揮自己的天賦和靈感,讓自己得以維持自己的節奏前進。整理與反思,是後天可以習得,與先天天賦媲美的禮物。

在大三以前的自己,極少有整理座位的習慣,直到看了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後,每次工作告一段落或是設計課結束後,都會習慣性將座位收拾乾淨。這個動作帶給我解脫,我喜歡以這種方式宣告自己脫離了設計的煎熬,回歸休息的時刻。而下一次再來到座位,乾淨整齊的氛圍也讓自己有種充滿幹勁的活力感。

整理同時也會讓自己開始正視工作環境,麥克筆該放哪下次拿比較順手?之前的草模草圖放哪才能方便拿取又美觀?甚至,電腦內的資料夾怎麼整理,需要時才能找到檔案?這些每一個細碎的環節逐步被正視改善之後,帶來的就是一點一滴的效率提升,直到最後得以用超乎常人的效率,給自己更多設計決策的時間與自由。

工作室的座位空間
大五工作室的個人座位

這一個部分可以談的實在太多,先將以前看過覺得適合而且有趣的書單放上來,有興趣可以去圖書館借來看。如果校內圖書館借不到,縣市圖書館也是非常好的資源。

工作習慣書單
佐藤可士和,《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
丹.查納斯,《就位:從平庸到卓越的關鍵練習
近藤麻理惠、史考特.索南辛,《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
信太明,《模式化工作術

中層|個人對作品的期待

評圖當下,是面對自己成果最赤裸的時候

在每一個設計系中,大家的腦袋裡都會有些人際地圖,像是提到「總是做得出漂亮作品的人」時,班上總有某幾個同學的臉便會自然浮現出來。有時候一起合作也會發現對方對細節的在乎程度,和對作品的思考方式不同,這邊想談的期待,主要是「自己設定給作品應該有的狀態」。

在剛開始接觸建築、練習建築的階段,能夠幫忙規劃目標與期待的,是設計老師。低年級時在每次的studio反覆討論中,慢慢理解什麼是建築的思考方向?怎麼樣的完成度才是被認可的?這個時候對作品的要求主要來自於老師,尤其能夠理解建築設計背後價值觀的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建築動作的每個環節,擔任質疑與反問的角色,同時擘劃出一個更精采的想像傳遞到學生心中,進而讓作品的期待逐漸提升。

有天分的人透過內在的審美標準作為要求,第一時間的直覺與判斷就不一樣,結合老師的提點(或許願),在手工快速精細且可以充分想像作品完成度的情況下,往往可以產出量多且精緻的。「這個作品帥或不帥」、「是不是讓自己滿意」,是他們最大的考量。而資質普通的人,如果本身想著「有完成就好」對自己的作品沒什麼期待,那後續很有可能做出普通且自己也不太喜歡的作品。

那對普通人來說,到底該對作品或每次的設計抱著什麼樣的期待?個人認為可以回歸自身,就是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並讓產出有條理與品質

到了高年級後這種對作品的期待就回歸自己決定,尤其是在畢業設計更是如此,畢竟自己的作品自己說了算,儘管害怕也不得不認真面對。這時候簡單的信念卻很有效-「要有條理與品質」,至少可以讓自己願意花更多時間去打磨修改,並且理清設計脈絡。如果不清楚自己的設計方向,那麼即便做出再帥的圖也搔不到癢處,甚至是花了很大的力氣、熬了無數個夜,卻只收到老師們認為題目與切入方向錯誤的回饋。而在釐清設計脈絡、蒐集資料並產出自己論述整理的圖時,也會將知識系統化、內化到自己腦海中,建立起個人的知識體系,這也才是學習過程中,最看不見但也最重要的環節。

深層|內心深處的喜歡與否

外面天氣正好仍在系館做事的背影

接受現實吧!有時候你其實很討厭設計,對吧?

每個人對設計工作的耐受度不一樣,有些人二個小時就坐不住,有些人一整天花在上面也樂此不疲,同樣的事情對A來說,可能心裡感受是加分的,他越做越有興致。但對B來說就是酷刑,再多做一分鐘都會感到如坐針氈。

所謂天分除了敏感度與先前的生活環境累積,還包括了投入的時間。而有天分的人說穿了,除了本身擅長以外,就是他喜歡做這件事,或至少長時間做這件事不會讓他痛苦,可以較容易取得成就感。而沒有天分的人,有些可能會感受到強大的推力和痛苦,有些則是需要花更多時間或內在精力來達到理想中的成果。

這些快樂與痛苦來自於成就感獲得的容易程度。換句話說,如果你喜歡並且樂在其中,那麼你的生活便會將大比例的時間花費在你喜歡的事情上,久而久之累積的就會比別人多出許多,並且透過這些多累積的經驗、技能,可以更容易脫穎而出得到稱讚與成就感,形成正回饋。

那對於本身沒有天分、甚至有點討厭設計的人來說,是不是就沒救了?不盡然!

沒有天分的人可以透過建立適當的期待,並且根據自身精力培養習慣,找到自己做設計的方式。如果知道自己二個小時就是極限了,那所要做的就是找到「二個小時可以產出最多」的方式,或是嘗試之後發現:不對,前面找資料和閱讀案例需要在二個小時,後面上表現法或排版大概需要一小時。據此修正自己對應該投入設計的預設時間調整作息去讓自己可以得到滿意的成果。畢竟,能夠安穩又舒服的上課,並且固定產出,不是安心又快樂嗎?

突破點:有意識的培養思維模式

在講台上發光發熱的分享時刻

談了這麼多有無天分之間的差別後,我想說的是:天分的確存在,但除了天分,還有很多可能性可以嘗試。發現不喜歡就換條路;但如果喜歡,仍然有可以讓自己發光發熱的方法。

你聽過固定型思維與學習型思維嗎?如果你很常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後下結論:「我就是沒辦法做好一件事的人。」、「我在這方面肯定沒天分」,那你屬於固定型思維的人。然而如果換個角度想:「即便成果不好,但我還是學到了點什麼。這件事情還有哪些可能是我可以嘗試改善的?」那這時候的你就轉成了學習型思維,而只有後者才能透過累積改變現況

設定目標不能只有誇獎與讚美,也包含效率提升、個人有興趣的點,還有過程中自己的累積與成長。接受實力現況的落差,釐清動機,認真面對落差並克服。儘管有天分的人走到終點只需要半年,你走到終點也許需要二年,但只要確定那個終點是自己喜歡而且想要的,那就走下去吧!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拍拍手給我一些回應!
◆5下:喜歡這篇文章
◆10下:想再知道更多這系列主題的內容
◆15下:想看看其他主題

下一篇文章,我們要來聊聊:
03 因速度而失焦的世界:釐清潛在思維對內心造成的影響

上一篇文章:
01 在成大建築五年,我看見的世界

--

--

Drew

1/3的設計師、1/3研究員,還有1/3的斜槓靈魂,走入社會開始觀察各種有趣的人生百態。成大建築系畢業,在課業之餘,透過文字影像紀錄所看到的觀察與心得。/聯絡方式/wz99183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