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見 ] 03 — 因速度而失焦的世界:釐清潛在思維對內心造成的影響

Drew
Feb 14, 2022

--

搭配服用:帶我去找夜生活-告五人

還記得國高中體能測驗時的百米衝刺,自己當時在想什麼嗎?在那個十幾秒間的奮力奔跑中,通常每個人的眼睛盯著的,都是100m的那條終點線,對吧?

高中一學期三、四次段考,考完後老師們總耳提面命:「欸別放鬆啊,再過幾個禮拜就又段考了噢!」幾次來回補習班自習室,不知不覺間,高中三年就過了。

進了建築系後,大三最繁重的一學期三次設計,不斷地衝過每次的死線後,大學就過了。

那下一次呢?畢業之後趕過更多工作上的死線後,從來沒停下來思考是為了什麼的我們,是不是就這樣順著度過了三十、四十,甚至直到人生盡頭,都還在為下一個死線奔跑呢?

深夜時的座位

倒數二周時,心心念念著哪邊的設計還沒想清楚、哪邊的圖還沒畫完;倒數一周時,每天早上醒來都會寫下一張便條紙,提醒自己今天要趕完哪些圖面、做完哪些模型;倒數一天時,便條紙上變成了24小時為單位的刻度。

某一次的自己在這樣忙完後,過了整整一周,才猛然想起該抽宿舍了。打開網路發現早就抽滿了,連個候補都沾不上邊。明明在評圖前反覆在心裡叮嚀,至關重要的事情,後來居然忘了一周才想起來。

我們往往在不斷趕路的時候,完全排除了其他事情的存在。而這個就是隧道效應:只著重在眼前緊要的事情,卻忘了遙遠的彼端也有重要的事,在等著我們。

心理上的隧道效應|我連圖都畫不完了,哪有空管人生?

Photo by Tim Gouw on Unsplash

我是怎麼發現自己陷入隧道效應中的?

四下接五上時(建築系為五年制)有一段設計撞牆期,在那段日子裡重新檢視過去的狀態後,我才發現自己有這樣的慣性思維。

我漸漸注意到自己在建築上的直覺反應與思考不夠迅速,加上製作速度不夠快,所以經常將許多時間投入畫圖與做模型中,試圖用碰運氣的方式,去找到一個可以往下發展的設計方案。

測試方案用的小草模們

既然要碰運氣,就代表著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做盡量多的嘗試。所以當時的心靈狀態很容易將所有的Deadline放在眼前,全力衝刺。通常腦海裡記得的就是希望自己什麼時間前可以畫完平面或是做概念模,或是最晚何時要開始不然做不完。

很真誠而且近乎呆笨的直面生命中的困惑與無解,儘管做了Case Study卻也不太知道為什麼有些環節總是無法顧慮到。也因此經常在每次小組討論後,比較完自己與同學的作品,總是感受到失落。

這樣的循環長期下來,導致了一種近乎封閉且慢性疲勞的情緒狀態:活著的意義是為了在截止前完成品質夠好的東西。要嘛是因為做出了很帥很炫的東西而感到開心(雖然只有一下子),要嘛就是很多的時間都在製作,喪失了對四季、對日子的敏銳度。

不太確定自己是怎麼走到這個狀態的,只記得大學念到大三以後,少了一定要交不然會被當掉,或是成績會不好看的壓力後,又過了一段這樣麻木的日子,我終於意識到這個狀態。

對生活有什麼影響?慢下來後有什麼改變?

長期下來的作息導致經常性的疲憊

這種心理狀態帶來的,是生理心理二方面的影響:生理方面,大量投入時間而無喘息的作息,讓人在學期中之後都容易處於睡眠不足、高壓力的狀態,相對的也比較提不起勁做事,或是產出品質低落;而心理方面,只要設計沒完成,就會掛在心上無法放心投入其他活動。不僅不敢嘗試多元的社團、課外活動,同時也影響到對自身能力的信心,要探索沒做過的事情時,會自認資質、時間不夠,自己無法勝任而馬上放棄。

讓我開始改變的契機,不是意識到這個狀態而改變,而是剛好四下接五上時,課程漸漸少了。開始有空找回朋友與家人的連結,起床時漸漸不再因為焦慮而是可以自然醒。當學期中有充電時間後,就比較能以健康的身心理狀態走到學期末。

做了哪些方法,避免自己再度陷入,或即便陷入也可以脫身

學習降速至時速30的人生

也許有些人的稟賦是可以讓他們在這個專注衝刺的過程中,不會因為時間的限制而感到壓力,反而還感到有挑戰性,希望在中間嘗試一些自己的靈感以展現自己思慮的獨到之處。如果天生如此,那其實在建築系可以非常適應而且得心應手,因為自己第一時間的直覺反應,或是思索後的結果都能得到系上大多數人的肯定,不管是美學上還是品質上。

但對於其他人,其實非常容易陷入「隧道效應」的負面效果,難以跳脫出來看待未來發展並且提早準備。比如因為過度緊繃的壓力,讓自己休息時間就只想放鬆娛樂,不願意再撥點時間,去學習CAD、Rhino甚至BIM軟體,讓自己在後期畫圖出圖可以省下大量時間,不必經過繁瑣的工作流程,也能達到高品質的成果。

個人建議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讓自己的生活可以跳脫只為考試與評圖存在,更將重心放在個人的實質成長與建設。前幾個月也許無感,但當習慣建立後的一年、二年,就會讓自己感受到明顯的差異:

1.不只是每隔二個月,而是每周都有自己的休息時段
2.充電之外也在每月安排學習、改善工作流程的時間
3.紀錄下每周狀態,並列出時間表讓自己可以看到更長遠之後的重要事務

當心態上可以不再被每次的評圖、期中期末綁住,可以一邊努力一邊期待自己安排的成長與空白時段,並且逐步克服自己原先遇到的能力問題,喜歡現在的生活步調時,那就表示成功了!值得幫自己慶祝一下

冒牌者效應|也許我這次被稱讚,只是幸運而已

Photo by Ahmed Nishaath on Unsplash

在隧道效應下其實也有另一個隱藏的風險:不確定成功的原因為何,因此只能歸功於幸運。

在大二上學期中的三次設計,我只有一次真的做得不錯,而且是被老師稱讚有大幅進步的。不僅造型俐落好看,空間分隔也合理乾淨。但在那次之後的二年級設計,我並沒有做出被稱讚的設計,作品也都差強人意。

於是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努力,「記得那時候好像蠻投入設計的,現在設計的基地面積更大,我應該要花更多時間才能做到一樣棒的成果。」然後整個周末都泡在工作室中度過,或是不敢回家或出去玩。「放鬆的心態會讓自己回不來設計的專注狀態。」我這麼想,沒有罪惡感的休閒大概就只有評完圖當周,其他時間都會希望自己能盡快將設計進度做完。

看著作品苦思的背影

直到後來我才知道「冒牌者效應」,或稱「冒牌者症候群」,也發現當時自己的心態與裡面很多點都很符合,甚至已經有了生理上的輕微影響。所幸已經度過那段時期,自己也更清楚這樣的狀態該如何面對。

那時候自己不斷想著究竟是哪邊出了問題,但時間匆忙下並沒有找到結論,最後只好將那次的成功歸功於幸運。但等到自己大五之後回來看,才知道:原來當時自己的設計出發點機能安排、空間氛圍的思考對空間品質起了關鍵作用。同時也知道當次的成功某部分也與建築類型有關,當遇到不同的基地與建築類型、議題時,就應該有不同的策略與思考。這些種種的因素都決定著設計走向,也因此不該抱著一樣的心態,相信自己可以復刻成功。

再者,當時大二的自己將評圖的結果當作追求的終點,但其實評圖只是個場合,會隨著不同的老師名單而給作品不同的評論,可能喜歡或不喜歡,其實說不準。唯一說得準的是整體呈現結果的完成度,與中間逐步發展的過程。當自己在每週設計課願意給出品質穩定且持續的產出時,最後的成品自然也有一定品質。

所以總結來說:不是你不夠好,而是每次的條件都不一樣;還有,與其追求最後一周衝刺出爆量的好成果,不如重視前面每一週自身的產出與累積。

不是你不夠好,而是每次的條件都不一樣

與其追求最後一周衝刺出爆量的好成果,不如重視前面每一週自身的產出與累積。

走出隧道之外,才有生活

看出隧道彼端|相信自己值得,並著手建立平衡點與工作習慣

不管是隧道效應,或是冒牌者症候群,當眼前只剩下設計與讚美的渴望時,就會容易掉入過勞的無限迴圈中,難以跳脫出來。發覺自己過勞的限度,並找回正常作息的平衡點。透過每隔一段時間的回顧,讓自己漸漸理清卡住的邏輯與脈絡,才是每次設計需要陪自己度過的難關。

在過程中,與其害怕自己不夠好,不如將重心放在累積與習慣上。持續累積讓自己可以持續增長精進,不斷改良工作習慣也可以讓自己的效率逐步提升。比如建立P圖素材庫、反省自己的作圖邏輯,甚至找老師、找朋友釐清深層的慣性思維與對應問題,都可以讓自己不斷的突破既有的格局,這些習慣也可以讓自己相信自己值得。

而在那之前,請記得停下腳步,抬頭正視隧道彼端!

Photo by Manikandan Annamalai on Unsplash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拍拍手給我一些回應!
◆5下:喜歡這篇文章
◆10下:想再知道更多這系列主題的內容
◆15下:想看看其他主題

下一篇文章,我們要來聊聊:
04 那些徬徨與離去的身影

上一篇文章:
02 資質與努力的辯證

--

--

Drew

1/3的設計師、1/3研究員,還有1/3的斜槓靈魂,走入社會開始觀察各種有趣的人生百態。成大建築系畢業,在課業之餘,透過文字影像紀錄所看到的觀察與心得。/聯絡方式/wz991831.2@gmail.com